技术文章/ ARTICLE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使用指南

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使用指南

更新时间:2025-03-27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47
  一、操作流程
 
  ‌开机预热‌
 
  打开样品室盖检查无遮挡物后,启动电源并预热至少30分钟以稳定光源(如氘灯、钨灯)和检测系统‌。
 
  若需紫外光区(200–360 nm)测量,需切换至氘灯或同时开启氘灯和钨灯‌。
 
  ‌波长调整与校准‌
 
  根据实验需求设置目标波长(如通过数字输入键选择)‌。
 
  进行基线校准:无样品时调整吸光度为零,使用标准溶液建立工作曲线‌。
 
  ‌样品测量‌
 
  将样品装入石英/玻璃比色皿(根据波长选择材质),确保光学面无划痕或污染‌。
 
  以蒸馏水或空白试剂调零后,测量样品吸光度,记录数据‌。
 
  ‌清洗与关机‌
 
  测量后立即清洗比色皿,避免残留物固化‌。
 
  关闭电源并清洁仪器内部,定期除尘和润滑机械部件‌。
 
  二、注意事项
 
  ‌环境控制‌
 
  温度需稳定在5–30℃,湿度≤75%,避免强光直射和震动干扰‌。
 
  ‌比色皿处理‌
 
  不可用手接触光学面,需用擦镜纸清洁;不同波长区域选用对应材质的比色皿(紫外区用石英)‌。
 
  ‌校准维护‌
 
  定期校验光源强度、光路精度,并更新标准曲线以保证数据准确性‌。
 
  紫外分光光度计应用行业
 
  1. ‌制药行业‌
 
  ‌药物分析‌:通过特征吸收波长(如λ-max)和摩尔吸收系数(ε)鉴定药物成分,符合药典标准‌。
 
  ‌纯度检验‌:检测原料药及制剂中的杂质含量‌。
 
  2. ‌化工行业‌
 
  ‌荧光物质检测‌:识别材料中荧光增白剂(如纺织品、塑料)的存在及浓度‌。
 
  ‌同色异谱分析‌:验证染料在不同光源下的显色一致性,减少生产误差‌。
 
  3. ‌环境监测‌
 
  ‌水质/污染物检测‌:定量分析水体中重金属、有机污染物(如苯系物)的浓度‌。
 
  4. ‌食品行业‌
 
  ‌添加剂检测‌:测定防腐剂、色素等添加剂的合规性‌。
 
  5. ‌科研与材料科学‌
 
  ‌分子结构推测‌:结合吸收光谱解析化合物结构‌。
 
  ‌反应动力学研究‌:监测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浓度的动态变化‌。
 
  核心优势与行业价值
 
  ‌高效精准‌:快速识别物质特征吸收,减少人工误差‌。
 
  ‌多领域适用性‌:支持制药合规性、材料研发、环境安全等多场景需求‌。
 
  ‌成本控制‌:通过精准检测避免生产批次报废,符合绿色制造趋势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