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分类

Products

技术文章/ ARTICLE

我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实验室厌氧培养箱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与灭菌技巧

实验室厌氧培养箱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与灭菌技巧

更新时间:2025-05-12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6
   实验室厌氧培养箱是微生物实验室中用于培养厌氧菌的重要设备,能够提供无氧或低氧环境,确保厌氧微生物的正常生长。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,必须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并掌握有效的灭菌技巧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厌氧培养箱的使用步骤及灭菌方法。
 
  一、标准化操作流程
 
  1.使用前检查
 
  -气源检查:确保氮气(N₂)、氢气(H₂)和二氧化碳(CO₂)气瓶压力充足,气体纯度符合要求(通常≥99.9%)。
 
  -密封性检查:检查培养箱门的气密性,确保无漏气现象。
 
  -催化剂检查:确认钯催化剂(用于去除残余氧气)是否有效,若变色(通常由粉红色变为黑色或灰色)则需更换。
 
  -指示剂检查:使用厌氧指示剂(如美蓝或刃天青)验证箱内是否达到厌氧状态。
 
  2.设备启动与预平衡
 
  1.打开电源,启动培养箱。
 
  2.通入混合气体(通常为N₂85%、H₂10%、CO₂5%),维持箱内正压(约0.05-0.1MPa)。
 
  3.运行30分钟至1小时,使箱内氧气被充分置换,并通过厌氧指示剂确认无氧环境。
 
  3.样品放入
 
  -使用传递舱(airlock)进行样品转移,避免直接开箱导致氧气进入。
 
  -若需频繁取放样品,可采用快速换气模式,减少氧气干扰。
 
  4.培养过程监控
 
  -定期记录箱内温度、湿度及气体浓度(如有监测装置)。
 
  -避免频繁开闭箱门,以免破坏厌氧环境。
 
  5.实验结束
 
  -取出样品后,关闭气体供应,待箱内气压降至常压后再断电。
 
  -清理培养箱内部,防止残留培养基污染。
 
  二、灭菌技巧
 
  1.箱体内部灭菌
 
  -紫外线灭菌:使用前开启UV灯照射30分钟,杀灭表面微生物。
 
  -化学灭菌:用75%乙醇或3%溶液擦拭内壁及搁架。
 
  -臭氧灭菌(如有配备):运行臭氧发生器30分钟,高效灭活细菌和真菌。
 
  2.气体过滤灭菌
 
  -气体进入培养箱前需经过0.22μm无菌过滤器,防止微生物污染。
 
  -定期更换过滤器(建议每3-6个月更换一次)。
 
  3.传递舱灭菌
 
  -每次使用前后用酒精喷洒或紫外线照射传递舱。
 
  -若传递物品可能污染环境,可预先用消毒剂浸泡或高压灭菌。
 
  4.催化剂与指示剂管理
 
  -钯催化剂需定期活化(160℃烘烤2小时)或更换,以确保除氧效率。
 
  -厌氧指示剂应定期更换,避免失效导致假阴性结果。
 
  5.长期停用维护
 
  -若长时间不使用,应排空气体并保持箱体干燥,防止霉菌滋生。
 
  -再次启用前需全面灭菌并重新平衡气体环境。
 
  三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
 
  1.箱内氧气含量过高
 
  -检查气密性,更换老化密封条。
 
  -确认催化剂是否失效,必要时更换。
 
  2.培养物污染
 
  -加强灭菌措施,确保样品和操作工具无菌。
 
  -检查气体过滤器是否破损。
 
  3.温度不稳定
 
  -校准温控系统,检查加热元件是否正常工作。